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安建设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小中心”托起“大平安”——信阳市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述

时间:2025-04-14 来源:信阳日报

  编者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的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信阳政法开设“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专栏,集中报道我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信阳、法治信阳的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图片

  “小中心”托起“大平安”——信阳市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述

  “谢谢你们的调解,今后我们会好好相处的。”近日,息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对包信镇村民张某和蒋某夫妇进行回访时,两人一致表示对调解结果很满意。近期,包信镇的张某和蒋某因为家庭琐事产生矛盾。息县综治中心按照属地原则,将该起矛盾纠纷交办给包信镇。包信镇按照息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流程,立即组织民政、妇联、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和调解员、当事人所属村干部组成调解小组。当天下午,调解小组在当事人所在村部对当事人展开矛盾调解、离婚劝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并抓住矛盾症结,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沟通,张某和蒋某重归于好,并表示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这一案例生动展现了信阳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的实践成果。近年来,信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规范化、一体化、实战化,创新推动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综治中心从聚焦细微矛盾调处的“小窗口”,拓展为统揽全局的社会治理“大平台”,构建了上下贯通、运行规范的指挥体系,持续为百姓的安定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不断夯实平安信阳根基。

图片

  从“多环节”到“一站式”的机制突破

  综治中心是基层治理的“平安前哨”,也是矛盾纠纷化解的“首道防线”。如何打破部门壁垒、激发治理合力,面对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统筹整合了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4个中心的功能,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等6个单位常驻县综治中心,并设立专门接待窗口;安排7个单位轮驻县综治中心;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随驻县综治中心。同时,在县综治中心设立调解、仲裁、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心理咨询5个特色工作室,建成‘一中心指挥、一站式服务、全链条解决’的综合服务大厅。”潢川县委政法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县综治中心每天会组织信访、12345热线、网信、社会治理中心等部门召开分析研判会,根据案、事件特点、数据等进行分析比对,形成平安建设情况汇报;每周组织驻在部门和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召开工作例会,掌握履职情况、问题排查化解情况,构建县级统筹有力、乡村调度顺畅、部门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检察机关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平台,整合检察监督、矛盾调解、司法救助等职能,打造‘诉求接待+法律咨询+案件分流’一站式服务链条,联合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接待—研判—处置—反馈’闭环机制。”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驻综治中心的检察干警秉持“向前一步”的工作理念,既依法开展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又主动开展普法宣传,创新推行“带案下访+上门听证”模式,以检察能动履职为平安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县级综治中心强化资源整合,一体化实战运行,工作效能显著提升,是信阳市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高位引领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综治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同时,以“硬件建设、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数字赋能、督促落实”为抓手,强化资源整合,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推动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信访、人社等相关部门进驻综治中心,让综治中心从“多环节分散处理”向“一站式集成办理”转型,形成各部门(系统)之间统筹调度、协同联动、多元化解、依法处置的工作链条,推进“一站式”矛盾调解高质量运行,让群众实现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从“横到边”到“纵到底”的体系构建

  作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能否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是综治中心的生命力所在。

  2月21日,在接到息县综治中心就项店镇张庄村村民许某和曹某婚姻家庭矛盾交办件后,项店镇立即召开分析研判会,并安排张庄村妇女主任、包组村干部、司法所调解员到当事人所在村部,与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展开沟通。在初次调解无果后,镇司法所、妇联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与双方当事人的亲属围绕矛盾症结,进行司法调解。在司法调解依然无果的情况下,由息县综治中心牵头,项店镇组织司法、妇联、村“两委”等相关单位人员在项店镇矛盾调处室展开最终调解。“我们现在和好了,也明白要懂得经营婚姻,不能因为一些琐事和矛盾就争吵。”联合调解后,息县综治中心回访时,许某和曹某说。设立县级综治中心,将县级模式延伸至乡镇,按照矛盾调处室、综合协调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待厅做到23个乡镇全覆盖,并且采取“多室合一、一室多用”的模式,在364个村(社区)设立综治中心,息县通过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在环节介入、调解链条分流、多元协同中,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的源头治理目标。息县通过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构筑平安建设新格局,体现了信阳市县级综治中心“横向聚合力、纵向强联动”的工作机制。“纵”向上及时通过逐级流转进行联合调解攻坚,“横”向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化解工作。信阳市县级综治中心通过“横”向聚合力,统一调配各方调解力量,灵活指派村级人员、调解组织、调解专家、部门负责人等参与;“纵”向则明确职责,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联动联合,有效发挥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分析研判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既解事结,又解心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此外,信阳市持续加强“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队伍”和专职巡防队伍建设,组织动员保安员、巡防队员、平安志愿者等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紧盯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坚持常态化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形成“矛盾排查、台账管理、流转办理、跟踪回访、结果运用”全链条闭环。从“线下跑”到“线上办”的数字转型

  近日,淮滨县王家岗乡武村的符家兄弟因为父母赡养问题产生矛盾,网格员在日常巡格走访中发现此事后,第一时间通过“信服通”APP上报。在村级层面调解无果后,村两委通过基层治理“H”型平台,将此矛盾纠纷事件上报到王家岗乡,在司法、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解下,两兄弟最终在父母赡养问题上达成一致。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在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其赋能。信阳市以综治中心为主阵地,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平安建设版块和“信服通”APP,以信息化赋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各级综治中心对基层排查上报的矛盾纠纷类事项“一键上传、分级处置”,不仅极大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更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息县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县乡村综治中心账户,将全县1972个网格区域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并且通过数字平台实时查看全县网格巡查、辖区信息等情况,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光山县打造智能化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实现综治中心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线上调解、在线法律咨询、码上办理等功能,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会治安服务。

  平桥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运用“平桥解纷码”微信小程序,探索线上“一站式解纷”,群众通过扫码即可向窗口登记提交纠纷诉求,并可在线查看处置进度,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指尖办”“码上办”。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平桥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利用大数据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提升预警能力,确保矛盾纠纷化解从‘被动防’向‘主动管’转变。”平桥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说,“平台上线后,市民足不出户,通过‘屏对屏’就可以线上完成纠纷调处,真正实现‘指尖上的调解零距离’,让矛盾化解既有科技更有温度。”

  下一步,市委政法委将持续抓好全市县(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干字当头、挺膺担当,进一步推动县(区)完善定期会商、“四长”解难、研判预警等制度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部门协同,确保制度运行更加顺畅高效。同时,大力推进科技赋能,打通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的终点站、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前哨站,让矛盾纠纷在“最多跑一地”中得到实质性化解,每一项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办得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信阳贡献政法力量。(韩蕾李文会)

  -END-

  来源 | 信阳日报

  编辑 | 陈卓

  审核 |李文会

  往期推荐

  ◎放假通知:连休5天!◎信阳曝光2起典型案例◎学习教育 | 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敬请关注信阳政法微信公众号

  目前13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