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民政要闻

打造救助信用生态 擦亮民生保障底色——信阳市创新发展“信用+社会救助”服务模式

时间:2024-01-09 来源:信阳民政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兴。2023年以来,为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市社会救助制度,信阳市民政局积极探索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形成“信用+社会救助”服务模式,全力构建诚信规范、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一是健全政策体系。出台《信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社会救助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立社会救助告知承诺制,细化完善针对5类守信行为的激励措施,对信誉优良的救助对象,明确可以优先获得其他社会救助项目;制定明确针对9类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清单,对救助对象进行失信等级评定,实施相应的教育引导、联合惩戒处罚等督促失信对象纠正其失信行为,形成“明白告知-诚信申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管理闭环,不断夯实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基石。

二是开展专项培训。为推动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实落细,组织各县区业务骨干召开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专项培训会,加强对基层经办人员的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让他们成为“信用救助明白人”,充分发挥“明白人”作用,强力推动社会救助领域事前信用承诺、事后信用监管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构建阳光社会救助生态。

三是广泛宣传引导。采取入户宣讲、宣传海报、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广泛开展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和诚信救助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政策知晓率,增强救助对象诚信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推动“信用信阳”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自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有6300余人在申请社会救助时签订了诚信救助承诺书,进一步简化了办理流程,方便了困难群众,提升了救助时效;对主动申请退出低保且符合守信激励条件的14人认定为守信对象,并通过发改部门列入守信自然人“红榜”名单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