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弘扬孝善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的乡风文明“养成记”

时间:2023-09-12 来源:文明新县公众号

戴畈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属于大别山腹地。为大力弘扬孝善敬老文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近年来,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在居家养老“戴畈模式”的推动下,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仅让更多农村老人享受到触手可及的贴心服务,更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气,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第一篇  奉献

1.jpg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方明菊作为居家养老“戴畈模式”孝心护理员中的一员,熟悉每一位老人的情况。老人爱吃什么,老人的生活缺了点什么……方明菊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用心程度可能远远在子女之上。

2.jpg

闵秀英老人患有胃病,犯病的时候痛苦难忍,而其子女又常年不在身边,听说吃花生可以缓解,但老人年事已高,自己没有能力种地又不便于去市场采买,只好找邻居讨要了些,年终岁尾眼看着花生就快吃完了,老人犯了难。听说这件事情后,方明菊立马将自己家的花生拿出来并炒好,专门给老人送到家中。2020年6月的一个深夜,方明菊接到了张祖秀老人的求助电话,自己突发心绞痛呼吸急促,方明菊冒着倾盆大雨,及时赶到老人家中并运用平时培训掌握的救护知识成功挽救了老人的性命。小到一次次的帮老人清扫卫生、洗头理发,大到救人危难、善行义举,她真正为老人着想,并且用行动赢得了老人的心。

3.jpg

孝心护理员们用这样的实际行动来温暖身边的每一位老人,用实际行动关爱老人。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新风正气,点点滴滴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位老人,她们用有力的手搀扶着老人们微颤颤的脚步,用温暖的目光点亮老人们生活的热情,用朴实的言语关爱着老人们渴求关爱的心情,用温暖的爱存留住老人们心中对生命无限的追求。

第二篇  感恩

4.jpg

2023年9月5日是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为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提升慈善意识,倡导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传递倡导全民参与、积小善成大爱的公益理念。戴畈村脱贫户积极响应慈善总会募集倡议,积极踊跃募捐。建档立卡贫困户吴秀华在手头不是很宽裕的情况毅然捐赠200元,“之前家里条件不好,我的帮扶人市民政局吴本玉老大姐,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现在我的日子过好了,要懂得感恩,也要帮助更多的人……”

就这样,肖福荣100元、方凤云100元、程雁召100元、张满娥100元……一份份饱含浓浓深情的捐款交到了村工作人员手中,一天就募捐11000元。也许这些村民说不出感恩的大道理,可是他们知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满怀感恩、挺身而出。

第三篇  奋进

今年六月份抖音平台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刷屏,这位老人年逾六十有二,却同差出了两个辈分的高中生一同进入了高考的考场,这已经是他平生第三次踏入考场了,他就是戴畈村的赤脚医生石和敬。

5.jpg

由于当时家庭条件的制约,他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上山挖草药,凭借经验的积累治病救人。随着医改的深入,赤脚医生管理的规范,对从医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老人家庭条件的好转,于是老人重新拾起书本,开始走上逐梦之路,走上和年轻人竞争的舞台。

石和敬说,作为过来人,希望尤其是年轻的学子们,用有限的时间多读书,多追梦。告诉高考生们,一定不要有压力,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同时希望00后们“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好好学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6.jpg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戴畈模式”把农村居家养老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撬动乡村治理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照顾好一个老人,团结住一个群体”,孝心护理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扬了“孝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全村形成了尊重老人、爱护老人和赡养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村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了社会正能量,促进了家庭和谐,推进了乡风文明,也打造了和谐村庄。

7.jpg

接下来,新县戴畈村将进一步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尝试相结合,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真正改变农村群众的精神面貌,走出一条乡村善治、更显文明新风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