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民政要闻

寻亲十余载 温情助团圆

时间:2025-03-12 来源:

  2025年3月10日,在历经11年的不懈努力和坚守后,信阳市救助站成功为一名受助人员吴梅(化名)寻得亲人,并护送其实地寻亲家庭团圆。

  身份不明,11年寻亲现曙光

  事情还要回到2014年8月,市救助站主动救助了一名女性受助人员,初入站时,她眼神迷茫、言语混乱,无法提供有效身份信息,市救助站对其进行妥善安置。十多年来市救助站通过问询、DNA比对、人脸比对技术手段持续开展寻亲工作,吴梅长期思维混乱但偶尔说出一些省市地名,工作人员不放弃线索,通过爱心警官、相关救助站和寻亲公益志愿者进行查找,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核实线索,又一次次在失望中重新出发。终于,曙光穿透阴霾,2025年2月日常问询时,吴梅说出天门、达州、晨光小学等线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爱心警官,结合目测年龄,反馈湖北天门市有一户籍异常女子(就业登记为天门电力局)高度符合,随后问询吴梅也印证其有变电站工作经历。在天门市救助站的协助,迅速联系到了她的家人。

  实地寻亲,家庭重拾圆满

  认亲当日,吴梅家人早早的来到天门市救助站等待,当实地寻亲的车辆缓缓驶进救助站时,家人们一拥而上,“你还认识我吗?”姐姐率先冲上去拉着吴梅的手问,“认识,你是姐姐”。“是我女儿,她走丢20多年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一旁的老父亲亦是激动的难以自持。家人们紧紧相拥,泪如雨下,这份重逢,跨越了漫长岁月,承载着无数的思念。据家属介绍,吴梅于2004年走失,家人经过多年寻找也未有任何结果,找到吴梅一直是一家人的心愿,今天心愿终于实现。

  锲而不舍,照亮归家之路

  这场历时11年的爱心长跑,见证了民政救助工作者“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职业信念,从初期的建立个性化救助档案,到定期组织寻亲线索征集,从问询发布寻亲公告到DNA采集、人像比对等科技寻亲技术,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凝聚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为保证吴梅“回得去,留得住、过得好”,工作人员向吴梅家属介绍了民政救助政策及走失人员户籍恢复相关流程,并承诺及时协助家属办理吴梅户籍恢复等工作。近年来,信阳市救助站已累计帮助30多名无身份信息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回归家庭。(来源:市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