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202439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余金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一老一小”,创建和谐友好型社区的提案收悉,经与卫健委、教体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对于加强养老托幼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项工作,相继出台《信阳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信阳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相关部门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主要做法有: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市现已建成41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44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共24.4万平方米,实现了街道、社区两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在实践中形成公建民营、“以大带小”运营、公建国营和社区自营四类基本运营模式。
二、邻里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在老龄化程度高、交通便利的小区,通过服务用房移交、闲置用房改造等方式打造“美好邻里中心”。围绕周边社区居民需求因地制宜,配备有儿童玩耍区、幼儿托育室、儿童关爱之家、绘画室、书法室、社区食堂、养老服务中心平台等功能室,可为周边居民提供儿童游憩、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信阳市把建设美好邻里中心确定为2024年政府承诺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市县中心城区39个街道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所邻里中心,统筹解决公共服务设施“零、散、小”等问题。39所邻里中心均已完成选址工作,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投资3240万元。
三、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为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2023年省、市都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市民政局提前完成820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任务量全省第三,被省厅通报表扬,“小改造”体现“大民生”。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的机制初步建立。同时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在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基础上,发展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失能照护、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逐步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
四、社区服务人才培养不断加强。2023年以来,我市培训养老服务人才1.1万人次,新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近5千人,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为抓手,连续两年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2023年依托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成功承办主题为“关爱一老一小,出彩技能河南”的2023年河南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暨养老服务技能大赛,总成绩全省第一。全市教体系统开展校内外培训各级各类人员6.8540万人次,取证4.2451万个,超额完成省厅下达我市教体系统年度培训、取证任务,也被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2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突出单位。
五、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行“互联网+”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2022年建成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升级6512345服务热线,采用计算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着力打造集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行政管理平台、养老服务机构监控平台、养老服务机构场所网络地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时监控、养老服务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养老服务精准化、智慧化、便民化,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五张网”,即“信息网”“服务网”“管理网”“安全网”“健康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规模。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机制。支持将各类房屋和设施用于发展养老托育,鼓励适当放宽最长租赁期限。通过服务用房移交、闲置用房改造等方式,配建邻里中心等养老托育活动设施。成立督导专班,对各地美好邻里中心建设进展定期调度、定期核查,推动年度目标完成,在8月底前完成邻里中心建设任务,9月底前实现稳步运营,一站式解决“顾老”+“看小”难题。
二是完善落实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发挥政策综合激励效益,在政府补贴、土地供应、税费优惠、人才培养、医养结合、综合监管、信息化建设、设施供给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托育和养老领域优惠扶持政策,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的措施落到实处。探索多种激励手段,引入专业第三方实现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形成设施来源多渠道、功能设置多选择、运营管理多模式、服务供给多特色的模式。鼓励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志愿者等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合力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进一步建设人才队伍。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依托信阳市人才库,聘请市内高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教育志愿者,落实相关激励措施,争取各类社会群体积极投身社区服务队伍,形成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专兼职与志愿者相结合、适宜社区需要、富有社区特色、具有奉献精神的社区队伍。支持我市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婴幼儿日常护理、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早期教育、老年服务管理、老人护理康复等养老服务专业课程或培训。支持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行养老托育“职业培训包”和“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机构等级评定,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大赛。
四是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充分考虑老年群体使用感受,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简化应用程序使用步骤及操作界面,引导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创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鼓励企业全面对接养老服务需求,支持优质养老机构平台化发展,培育区域性、行业性综合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鼓励开发婴幼儿养育课程、父母课堂等。
五是持续探索党建引领“邻里守望”社区邻里互助体系建设。在支部联支部的推进过程中,号召老人户和年轻人家庭组建邻里守望联盟,相互照料,互为支撑,实现“顾老”“看小”互助。鼓励组建融入社区“党建+”邻里互助机构的服务团队,发挥行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周边的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居家生活照料、精神陪伴等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民政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