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202415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何怒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对于加强农村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工作,进一步维护农村空巢老人生命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相继出台《信阳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信阳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持续保持“四级书记抓养老”的工作格局。相关部门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主要做法有:
一、新县“戴畈模式”不断推进。市民政局着眼破解“留守老人照料难、留守儿童照顾难、留守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在新县戴畈村探索“党建+”“互联网+”模式,精挑细选优秀留守妇女,为农村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依托村级互助养老设施,延伸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互助养老服务,形成了可操作、可推广、可持续的居家社区养老“戴畈模式”。“戴畈模式”已覆盖全市1790个行政村,覆盖率63.6%。
二、医疗养护水平不断提升。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认真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为874615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人数为670780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71.26%,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8.46%。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家庭医生宣传活动详细了解老年人生活、饮食习惯及用药情况等,为老年人讲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鼓励老年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努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签约821576人,签约率92.4%。
三、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行“互联网+”在机构养老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2022年建成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升级6512345服务热线,采用计算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着力打造集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行政管理平台、养老服务机构监控平台、养老服务机构场所网络地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时监控、养老服务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养老服务精准化、智慧化、便民化,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五张网”,即“信息网”“服务网”“管理网”“安全网”“健康网”。
四、预防措施不断落实。全市公安机关结合“三零”平安村居创建和“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将防范针对空巢老人的违法犯罪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重点,全力预防针对空巢老人的盗窃、抢劫、诈骗等案件的发生,从严从快打击处理针对空巢老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加大对辖区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刑满释放、扬言报复社会等重点人员的摸排力度,及时准确纳入管控视线,严密落实管控责任和措施,严防失控漏管引发事端。
五、摸排行动不断开展。充分发挥“一村(格)一警”制度优势,结合社区民辅警“走村入户”“背包入村”等走访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摸排掌握辖区内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将空巢老人纳入社区民辅警和社区警务团队的重点关注视线,加强信息搜集和入户走访频次,有针对性的排查辖区内空巢老人的社交圈、亲属关系和住宅安全,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隐患苗头、违法犯罪情报线索和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并积极配合处置化解,确保此类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防止小事拖大、问题发酵。
六、防范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发挥各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党委班子和社区民辅警两委兼任的平台作用,通过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官方信息发布、警示栏提醒、广播宣传、告示张贴等多种方式,向空巢老人广泛开展防火、防电、防盗、防诈相关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空巢老人防侵害能力,切实提高群众尤其是空巢老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各县分局还组织辖区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协调乡(镇)村(社区)在重要路口、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标语),设立宣传板报,宣传普及防范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协助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后的健康管理、社区医疗、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服务,推动老年人医养护服务长效开展。鼓励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打通医保报销渠道,合理核定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医保限额。鼓励医疗机构通过日间康复、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康复服务延伸至乡村和家庭,支持开展老年康复评定、康复指导、康复随访等服务。
二是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继续深化推广戴畈模式,将农村养老融入到乡村善治的体系,先解决基本的探视寻访,再不断拓展居家上门服务内容。针对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残疾及精神障碍的老年人,定期上门随访,为特殊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重点围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生活帮扶类、精神慰藉类和康复理疗类服务,突出公益属性,大力引进相关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奖励等补助资金,培育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鼓励支持专业化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质量更高、服务更优、覆盖更广的养老服务。
三是用好“群防群治”防护线,织好老人“安全网。”落实好联防联控的各项措施,不断丰富群防群治的力量内涵,加强对农村警力、治安的投入,营造安全社会治安环境。 建立以案释法宣传制度,将涉老法治教育和安全知识宣传渗透到老人日常生活中去,使老人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防范、如何识别电信诈骗、如何发现不安全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类违法犯罪和风险隐患事故。
四是积极营造全社会孝亲敬老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敬老月”、为老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最美护理员”、“最美养老院长”、“敬老楷模”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提高子女或其他赡养人的守法意识,增强村规民约对家庭赡养义务人的道德约束,发挥孝亲敬老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衷心感谢您对民政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