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6249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4-10-31 来源:办公室

王蔚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对于助推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民政局强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健全养老服务政策法规。推动出台《信阳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信阳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营造养老服务的高质量产业生态,推动养老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老年人安度晚年。

  二、创新居家社区养老项目。市民政局加强供给侧改革精心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第一批试点4所“美好邻里中心”和4个“幸福大巴”站点。“美好邻里中心”可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中心采取“市场+公益+居家上门服务”的运营方式,让服务商“拎包入住”、“零租金”运营,将市场化的养老服务资源链接到社区,为群众提供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服务。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利用达到使用年限的闲置公交大巴改造成了具有社区食堂、文化娱乐、居家上门服务等功能的“幸福大巴”,第一批12辆已投放中心城区4个站点试运行。目前“幸福邻里中心”、“幸福大巴”累计服务老年人10余万人次,单日最高服务人次达1200人次,经验做法省民政厅工作专报刊发,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三、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市民政局着眼破解“留守老人照料难、留守儿童照顾难、留守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在新县戴畈村探索“党建+”“互联网+”模式,精挑细选优秀留守妇女,为农村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戴畈模式”已覆盖全市1790个行政村,覆盖率63.6%。2023年顺利完成省政府重点任务,推动37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辖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基础上,拓展面向社会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机构供养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通过对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和护理服务人才等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对养老服务人员获取职业技能认证提供补贴。重点围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生活帮扶类、精神慰藉类和康复理疗类服务,突出公益属性,大力引进相关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奖励等补助资金,培育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鼓励支持专业化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质量更高、服务更优、覆盖更广的养老服务。

  二是加强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持续推进市、县、乡、村养老设施建设,完善为老服务载体。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在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前提下向周边社会老年人开放,建成农村养老主阵地。支持建设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村级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

  三是完善落实养老服务政策。发挥政策综合激励效益,在政府补贴、土地供应、税费优惠、人才培养、医养结合、综合监管、信息化建设、设施供给、运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养老服务领域优惠扶持政策,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的措施落到实处,着力解决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设施用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衷心感谢您对民政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