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民函〔2021〕21号 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84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184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李雪洋、王定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我市养老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着眼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初步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养老服务体系,助推养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领导,构建养老服务政策支持体系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信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我市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信阳市资助社会养老机构暂行办法》、《关于在全市医疗单位和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通知》、《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公建民营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社区(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
二、加强扶持,推动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放宽市场准入。从2019年1月起,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将养老机构准入变更为备案制度,并按照属地原则将备案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便于养老机构就近办理手续。二是加强土地保障。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将养老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民间资本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建设用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解决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题。三是加强运营扶持。落实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700元或1000元的建设补贴、每张床位720元/年的运营补贴。养老机构使用水、电、燃气、通讯等,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按规定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对基本公共服务养老机构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镇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基本公共服务补助。
三、加大改革,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17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信阳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统筹推进试点工作,资金支持、政府补贴、土地供应、税费优惠、人才培养、医养结合等政策进一步优化,有效解决了政府配套、多元供给、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推动形成了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政策框架。2020年11月,我市顺利通过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第五批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我市取得优秀成绩,且成为全国改革试点的十个标杆之一,我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加强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
1、市级层面。以市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将其打造成全市养老服务示范基地、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养老服务实训基地等综合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大型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全市老年人。
2、县级层面。重点对现有综合福利中心等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建设和改造,增强长期照护功能,满足县域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需求。截止目前,浉河区、平桥区、新县等7个县(区)率先完成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光山、商城正在加快建设进度。
3、乡级层面。在街道,推进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机构。在乡镇,实施乡镇敬老院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从2019年起,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其纳入市“重点民生实事”,高规格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截止年底,全市有162所乡镇敬老院完成改造提升,占比93.1%。同时加大护理型床位的配备,2020-2021年全市新增4500余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40%,助推农村养老服务梯次升级。
4、社区(村)层面。实施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按照名称标识统一、建设规范统一、服务内容统一、功能布局统一、设计风格统一的“五统一”标准,重点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切实解决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
五、推广新县“戴畈”模式,打造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着眼破解“留守老人照料难、留守儿童照顾难、留守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在新县箭厂河乡建成全省首家“三留守服务中心”,实施“党建+养老”、“互联网+养老”模式,推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深度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农村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形成了可操作、可推广、可持续的“戴畈”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戴畈模式”已在新县17个乡镇(街道)33个村(居)铺开,惠及服务老人8600余人,大幅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走出了一条人口净流出市农村居家养老的模式。“戴畈模式”写进市委2020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六、实施“互联网+”,用科技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积极探索“互联网+”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管理,运用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运营12349信息平台基础上,我局又投入194万元,完成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养老2.0升级版”,着力打造集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行政管理平台、养老服务机构监控平台、养老服务机构场所网络地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时监控、养老服务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养老服务精准化、智慧化、便民化,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五张网”即“信息网”、“服务网”、“管理网”、“安全网”、“健康网”。
七、注重教育培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养老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市、县和养老机构(组织)三级培训机制,养老护理员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行免费培训,2020年,我市完成培训各类养老服务人员1600余人。今年,还将完成2600余人的培训任务和首届养老护理职业技术大赛。加强“三社联动”,推进社区自治共治,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到位,鼓励引导养老机构成立社会组织或引入社工开展服务,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人力不足问题。建立养老服务褒奖机制,开展“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孝亲敬老之星”、“敬老楷模”、“最美护理员”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当前我市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优质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够,医养结合融合不深,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缺口较大,城乡、区域之间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以及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有待健全,服务标准、信用体系、监管制度亟需加快完善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推广新县“戴畈”模式。报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广“戴畈模式”构建智慧民政治理体系的意见》,实施“戴畈模式”推广“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新县“戴畈模式”覆盖所有县(区),系统解决“一老一小一残一青壮”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高质量编制《信阳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对接上位规划,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养老事业、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持续推进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均衡配置,有序建设,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稳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激活公办养老机构内生动力。
四是进一步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在上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五是深入推进医养深度融合。以开展全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申报和建设为抓手,积极发挥医疗体系在养老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扶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参与养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养老服务队伍职业技术水平和道德素养。
七是健全完善综合监管体系。按照“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原则,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和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惩戒制度,加强养老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养老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衷心感谢您们对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民政局 联系人:林志刚 电话6366601协办单位:信阳市财政局 联系人:吴祖军 电话6699093
信阳市民政局
2021年9月29日